当前位置:主页 > 各国经济 > 美洲 > 巴西 >

巴西稳定农产品价格经验值得借鉴

时间:2015-11-17 13:46 类别:巴西

北京(CNFIN.COM /XINHUA08.COM)--眼下正是秋收时节,产粮大省纷纷传来秋粮丰收喜讯,但部分农产品价格却持续下跌,一些农民叫苦不迭。“谷贱伤农”原因复杂,显示出在资源和市场双重压力下,中国粮食生产亟须调整转型、提升竞争力。在解决农产品价格波动方面,巴西等粮食生产大国的经验值得借鉴。

巴西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粮食生产与流通市场化,此后粮食生产得到极大推动与提高。即便如此,巴西政府仍然通过辅助性政策对粮食生产进行调控和保护。

巴西农牧业研究公司是负责农牧业推广与服务的国营企业。该公司研究员费尔南多·阿德加斯说,巴西粮食生产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大型跨国公司(如美国孟山都、邦吉等)的大规模生产,主要面向国际市场,政府一般不予干涉;二是中小农户(土地150公顷以下者)的生产,政府的调控和保护主要针对这一部分生产。

目前巴西粮食市场经营主体主要是购销公司、农民合作社和经纪人。购销公司和农民合作社以买断方式收购农民粮食。经纪人既可受生产者委托代理出售粮食,也可受买方委托向生产者收购粮食,向双方收取手续费。粮食交易大多通过粮食批发市场或期货市场进行。

巴西政府保护农民的主要政策包括:一是期权合约补贴,即为粮食批发商购买期权,以便在粮价下跌时予以相应补偿;二是信贷政策支持,即规定所有商业银行必须将贷款的25%用于农业,确保农业获得充足资金;三是农业保险政策,即为生产者提供费用低廉的农业保险,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阿德加斯说,当粮食价格低迷对农民生产和利益造成负面影响时,政府会规定最低收购价格,并按此价格进行收购。为保护国内价格,政府有时甚至采取限制出口等措施。如2009年国际市场大米价格暴涨,巴西政府停止从公共储备中出口大米,并呼吁私人部门也停止出口。

阿德加斯认为,上述举措是不得已而为之,不可过多采用,因为会对市场机制造成伤害。如限制大米出口后,虽然抑制了价格上涨,但也打击了生产者积极性。他说,目前巴西应对粮食价格波动的办法,一是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调控粮食的耕作面积。

据阿德加斯介绍,巴西可耕地面积约为1.5亿公顷,已耕种土地约5700万公顷,只占可耕地的三分之一略强。这就是依据市场规律调控土地使用,而不是盲目扩大耕种面积。目前,巴西近75%的粮食增产来自农业生产技术革新,仅25%的增产来自耕地面积增加。

阿德加斯说,近几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农产品价格下降只是暂时的,不应过多考虑实施价格保护,而应在提高生产率方面做文章。

巴西建立的一整套农业保障体系得到了国际组织的认可。联合国粮农组织政策官员李轩表示,巴西的农业保障体系历经多年,且根据实际情况发展不断调整、逐步完善。他特别提到巴西政府2006年创立的家庭农业价格担保计划。此计划的目的是确保对家庭农产品有利的价格,保障家庭农业生产活动的连续性,鼓励农民家庭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的多样化,以及建立各种农业贷款和市场政策之间的联系。

在一些发达国家,农民更善于利用市场工具规避风险。北美华人衍生品协会会长、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场内经纪人宋子炎说,美国农民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联系非常紧密。比如,农民可以在交易所套期保值,还可以和基金公司做对冲套利。通过在现货和期货、近期和远期之间建立对冲机制,农民可以把价格风险降到最低。

宋子炎说,农产品市场起伏波动很大,美国有比较完备的农业保险体系来应对这些波动。中国也正不断完善农业保险体系,以减少天气、自然灾害对农产品价格及农民造成的影响。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