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国经济 > 亚洲 > 泰国 >

泰國經濟簡況

时间:2015-11-30 09:34 类别:泰国

 泰國是我國的近鄰。位於中南半島中南部,面積51.3萬平方公里,人口6250萬。經濟上屬於中等收入的發展中國家。 

總體經濟 
  二次大戰以前,泰國是單一的農業國,經濟基礎落後,幾乎沒有工業。五十年代,美國對泰國的基礎設施建設進行了大規模的援助和投資。六、七十年代,泰國分階段實施鼓勵工業發展的"進口替代"和"出口導向"戰略,經濟得到迅速發展。 
  八十年代,泰國政府進一步調整工業結構,大力引進技術密集型和附加值高的中輕型工業,尋求適合泰國的工業發展模式,並取得成效。泰國八十年代年均經濟增長率為7.6%。進入九十年代,泰國政府加強農業基礎投入,並積極促進製造業和服務業的發展。從1990年至1995年,泰國經濟仍處於高增長狀態,平均年經濟增長率達8%。1996年人均GDP達3035美元。1997年7月爆發的金融危機,使泰國經濟受到嚴重打擊,1997年GDP出現負增長,增長率為-1.4%。1998年經濟進一步滑坡,GDP增長率為-10.8%。但從1999年以後,泰經濟逐步走上復蘇的道路,1999年及2000年GDP增長率分別為4.2%和4.4%。2000年,泰國GDP為1223億美元,人均1959美元。由於受到不利的國際經濟環境影響,2001年泰經濟增長再度受挫,GDP僅增長1.8%。進入2002年以來,泰政府積極刺激內需並促進出口,經濟有了進一步的好轉。初步估計2002年泰國經濟增長率為4.5%。 

自然資源 
  泰國自然資源較為豐富。礦產資源主要有錫、鉀、鎢、鉛、鋅、重晶石、石膏、天然氣和褐煤等。可耕地占全國土地面積的50%,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森林面積1440萬公頃,占全國土地面積的28%。目前可資利用的木材資源主要有橡膠木和桉木。 

農業 
  農業是泰國傳統的經濟部門。農業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的70%。主要的農產品有稻穀、橡膠、木薯、甘蔗,其農產品出口是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2001年稻穀產量為2711萬噸,大米出口768萬噸。橡膠產量242萬噸,出口255萬噸。木薯產量1810萬噸,出口577萬噸。以上三項出口均占世界第一位。 由於農業以外的產業的發展,目前農業雖仍是重要的經濟部門,但在GDP中的比重逐步下降,2000年僅為10.3%。 

工業 
  50年代以前,泰國工業僅有一些簡單的初級產品加工業,如碾米、鋸木等。70年代以後,泰國輕紡工業和食品加工業已能自給有餘,工業發展戰略向出口導向型工業轉變。80年代中後期到90年代中期,經過產業和產品結構的調整,工業加快了發展步伐,以年均15%的速度迅速發展。工業門類增多,結構日趨多樣化,出現了一些資本密集和技術密集型產業。泰國工業門類主要有紡織服裝業、汽車摩托車裝配及零配件工業、電子電器工業、軟體工業、石化工業、食品加工業、輪胎工業、建築材料與建築機械工業、鞋類、家俱、珠寶、玩具、皮革製造業等。製造業在GDP中所占比重不斷上升,2000年已達到32%。 

對外貿易 
  泰國的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出口貿易在GDP中所占比重一般為50-60%。2002年泰國對外貿易總額為1332億美元,其中出口689億美元,進口643億美元。 
  受金融危機影響,泰國對外貿易尤其是進口出現滑坡,1998年泰國進出口總額僅為935億美元,其中出口529億美元,進口406億美元。1999年以後泰國外貿有所恢復,特別是因泰幣貶值等因素,出口貿易恢復較快。 
  泰國的主要出口產品是電腦及其零配件、紡織及服裝、橡膠、塑膠原料及製品、積體電路、大米、鞋類、凍蝦、珠寶首飾、水產品罐頭等。進口則以各種工業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石油和潤滑油為主。泰國的主要出口市場是美國、日本、新加坡、香港、中國、馬來西亞、英國等,主要進口來源地是日本、美國、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臺灣、德國等。 

利用外資 
  泰國重視吸收外資。出口和外資如同是泰國經濟發展的兩個輪子。1998年,泰國吸收的外國直接投資達50.79億美元。受金融危機影響,1999年和2000年的外國直接投資下降到36.62億美元和28.13億美元,但2001年又回升到37.59億美元。 
  在泰國投資最多的國家和地區是日本、美國、臺灣、新加坡、英國、香港等,投資最多的行業有汽車和摩托車裝配及零配件製造、電子電器、服務業、化工、造紙和塑膠等工業。 

外債 
  2001年泰國外債共675億美元,其中公共外債283億美元,私人外債392億美元。1999年和2000年的公共外債分別是362億美元和339億美元。 

國際儲備 
  2001年底,泰國的國際儲備是330億美元,2002年11月為 389億美元。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