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国经济 > 亚洲 > 中国 >

湖北日报:结构性改革一开始就要攻坚

时间:2015-12-23 09:31 类别:中国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词,吸引了众多目光。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明年经济工作,也对推进结构性改革作了重点部署,明确提出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

  经济学家厉以宁曾讲过一个事例。1840年鸦片战争时,中国的GDP世界第一,比英国高出很多,但是中国的经济结构不行。英国主要为蒸汽机、机器设备等工业品,中国完全是由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构成的。经济结构问题反映在军事上,就是“花拳绣腿”难敌坚船利炮。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众所瞩目,但新的问题、困难和挑战也随之而来,这构成了中国不断深化改革的脉络。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攻坚之年”几个字,表明结构性改革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从易到难的线性过程,而是从现在起就应开始的涉险滩、过暗礁、闯激流的过程。

  改革进入深水区,容易的都改得差不多了,好吃的肉已经吃完,剩下全是难啃的“硬骨头”,这是改革攻坚的时代背景。结构性改革之所以一开始就要攻坚,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这就是“低垂的果实”摘完后要解决的深层问题。

  无论是低附加值产业、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比重偏高的产业结构问题,还是城镇化率尤其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偏低的区域结构问题,无论是过度依赖劳动力、土地、资源等方面的要素投入结构问题,还是资源环境压力比较大的排放结构问题,都已经处在“深水区”之中,在“攻坚期”之内。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不是今天突然出现,一些层面的改革也在进行,但被置于结构性改革的高度,已经容不得坐着等、站着看了,而是一开始就要奋力攻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难关险隘。

  不怕难,不难非难;害怕难,不难也难。战略上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抓住关键点,如果在落实中不能摆脱“不愿改”的思维,不能战胜“不敢改”的顾虑,何言攻坚?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五大政策支柱,如果在推进中不能激昂冲劲、闯劲、拼劲、韧劲,怎么发得了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五大任务,如果在执行中没有大刀阔斧的果敢决断,没有若烹小鲜的周密安排,如何能走向纵深?

  如果留心,我们能注意到,一方面,下行压力、结构性问题确实被深刻强调,但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积累的厚实基础,潜力大、韧性强、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也在清晰呈现。攻坚包含挑战的严峻性,也包含机遇的巨大性,指向改革应有的姿态与作为,也指向通过这样的姿态和作为可以实现的发展新境界。

  困难乃见才,不止将有得。一开始就把结构性改革的认识和行为调校到“攻坚”的频道,以“攻坚思维”起步,以“攻坚作为”破难,以“攻坚机制”立效,经济发展方式就能加快转变,经济结构就能加快调整,经济发展的车轮就能在勇往直前的清晰足音中驶向新胜境。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