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国经济 > 北京 >

北京人均GDP约2.4万美元 西北第1个万亿城市出炉

时间:2021-07-01 16:24 类别:北京

  北京人均GDP约2.4万美元。从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获悉,该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5万亿元提升至3.6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2.4万美元,达到发达经济体中等水平。营商环境大幅改善,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数字经济占比达到38%,居全国前列。

  人均GDP是将一个国家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为了更加客观的衡量,经常与购买力平价结合。

  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6.9万元,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82.43岁。率先建成城乡统一、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全国领先。

  另外,北京在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重大进展。劣Ⅴ类水体断面全面消除,细颗粒物年均浓度累计下降53%、进入“3时代”,北京大气污染防治经验被联合国环境署纳入“实践案例”。

  西北第一个万亿城市出炉

  中国城市“万亿俱乐部”再添新成员,西安宣布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万亿,成为西北地区第一个万亿城市。

  1月22日,西安市召开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西安统计局发布,2020年西安市生产总值10020.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

  在此之前,已经有南通、泉州、福州和合肥等城市宣布2020年GDP破万亿,另外,济南和东莞也有可能突破万亿,其中济南悬念不大,如果两座城市都能突破的话,2020年万亿城市俱乐部有望扩容至24个。

 西北第一个万亿城市

  西安这一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和陕西省2.9和3.0个百分点,在全国城市中处于领先水平。陕西省区域经济学会会长白永秀向分析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重视投资,提出“以项目论英雄”,固定投资尤其是制造业投资保持很高的增长水平。

  2020年西安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2.3%,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2.8%。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43.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5.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2.8%。

  其中,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5.2%,增速较上年提高13.2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2.3个百分点。

  白永秀表示,西安主要的一个短板在于工业比重太低,工业不强对其他产业也产生比较大的影响,科技向生产力转化也比较低。工业提升可以进一步带来人口聚集,推动服务业发展等。

  2020年,西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0%。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比上年增长42.0%,汽车制造业产值增长9.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产值增长18.4%。

  以项目促投资,以投资促增长成为西安经济工作主线。在去年投资高增长之后,今年西安又安排了庞大投资。

  西安市发改委主任刑欣在发布会上介绍,2021年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不动摇,全力抓开工抓进度,强化服务保障。全年安排市级重点项目740个,总投资2.5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950亿元。其中,续建项目314个,新开工项目159个,前期储备项目267个。

  在投资、工业等方面的显著提升成为推动西安突破万亿的直接原因。白永秀表示,深层原因则是多年综合努力的结果,比如放开户口限制带来人口红利,改善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迅速增长,重视科技创新等。

  在此之前,西安是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唯一一个没有破万亿的城市。西安将突破万亿,进入全国20强作为一个重要目标。为此,最近几年,西安出台了一系列激进政策措施推动城市发展,这些措施效应逐渐显现。

  在发布会上,西安市统计局局长张民伟表示,西安经济总量突破万亿,这标志着西安综合实力、生产能力迈上了新台阶;标志着西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动能转换实现了新突破。

  白永秀表示,突破万亿带来多个方面的影响,西安的首位度进一步提高,西安GDP占全省比重上升到了38.3%;城市建设更有支撑,综合承载力和城市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提升了西安在全国城市格局中的地位。

  中国大城市崛起

  在2019年,全国有17个城市已进入万亿俱乐部,西安与泉州、东莞、济南、合肥、福州、南通等城市处于9000亿元梯队,成为准万亿级城市。最近,泉州、福州、南通和合肥等城市相继宣布GDP破万亿。

  现在只剩下东莞和济南还没有公布。2020年前三季度,东莞市GDP为6892.52亿元,同比增长0.2%;济南市GDP为7248.4亿元,同比增长3.1%。可以预计济南突破万亿悬念不大,东莞则需要等待最终统计数据的公布。

  因此,预计2020年将有6-7个城市加入到“万亿俱乐部”,数量猛增至23-24个,无论是6个还是7个,都将创历史之最,这显示中国大城市的能级和数量快速上升,其影响力迅速增强。统计,17个万亿俱乐部城市经济总量已经占全国三分之一左右,中国城市化进入大城崛起时代。

  白永秀表示,现在大城市的发展趋势即是市场规律的结果也是政策推动的结果。从市场发展规律来看,要素从农村到城市,从中小城市到大城市是一个规律;另外,地方政府也有意培育增长极,提高大城市的渗透和辐射,最近国家也在城市化政策上放开人口限制。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也关注到这一现象,其发布的《全球大都市监测报告2018》认为,新兴地区的大都市经济成为推动增长的重要力量。从数据上来看,中国大都市地区的人均GDP增长率是全国其他地区的四倍。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在其《大国大城》中通过比较全球经验,力倡中国发展大城市。他认为,来到大城市中发展,发展大城市,不仅对个人来说是有益的,对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结构的转型,都是必然选择。

  不过,白永秀也表示,未来城市两极分化也将是一个趋势。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都在中心城市集中,其他中小城市难以与之抗衡,会导致人口和产业加快向大城市集中,虹吸效应趋势明显,加快城市发展分化。

  而在大城崛起的过程中,城市之间的竞争压力也会更大。白永秀表示,城市之间会不断的比较对标,领先的城市会担心被追赶,落后的城市会担心掉队,因此,彼此之间竞争就更加激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