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国经济 > 四川 >

“十三五”蓝图开启四川梦想之旅

时间:2016-03-18 22:55 类别:四川

2月15日,春节长假后第一个周一,《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在媒体发布。

  同一天,在成都,京东方第六代LTPS/AMOLED生产线项目建设现场如火如荼;在广元,西(安)成(都)铁路客运专线嘉陵江特大桥建设正酣;在遂宁,射洪县玉太乡“第一书记”廖成明在和村委会班子商量村里发展;在德阳,福德机器人公司总经理胡天链忙得午饭时间只有15分钟……

  这样的图景张力十足:当宏大规划延伸着四川的未来图景时,无数像廖成明和胡天链一样的普通个体,用自己的行动,从不同的方向,为着梦想戮力前行。他们的前方,是一个经济实力更强、发展基础更实、发展动力更新、民生受益更多的四川。

  经济实力更强

  未来五年经济总量将再上一个万亿元台阶

  新春伊始,神龙汽车成都工厂一派忙碌。

  一年前的这里还在搭建厂房框架,如今已基本建成现代化的汽车城。到今年10月,该工厂将正式投产,达到36万辆的年设计产能。

  “十二五”期间,四川经济规模连跨两个万亿元台阶,2015年以30103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在西部率先跻身“3万亿俱乐部”。根据规划纲要,“十三五”期间,四川GDP年均增速的预期目标是7%以上,“保持高于全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到2020年全省经济总量预期目标达4.2万亿元,较2010年翻一番以上。

  “要实现‘两个跨越’,从根本上讲还是发展问题,要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保持必要增长。”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唐利民解释,保持高于全国水平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的必然要求。“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四川目前还有较大差距,‘十三五’期间若能实现高于全国的经济增速,年均增长7%以上,将进一步缩小四川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居民收入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四川天府新区的发展引人瞩目。天府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已从简单追求经济增长转至产业结构升级和竞争力提升。

  按照规划,四川天府新区到2020年的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将从现在的千亿元跃升为3000亿元以上,成为引领四川发展的全新增长极。

  发展基础更实

  将建成连通三大经济圈、融入“一带一路”的铁路干线网

  2013年春运期间,在复旦大学攻读博士的四川小伙儿小王买8张火车票、转6次车回德阳的故事,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上海与四川之间尚没有直接的高铁相连,为了节约时间,他只能辗转多次。

  “换乘帝”背后,是铁路建设的尴尬。截至目前,四川开通的出省高铁仅有成渝高铁一条,全省铁路通车里程只有不到4000公里,在全国排名第十五位,不仅远低于东部省份,也低于陕西等西部省份。

  基础设施落后,长期制约着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按照规划,这样的态势将在“十三五”得到彻底扭转。“十三五”期间,四川将加强以进出川综合运输大通道为重点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

  具体来说,将加快完善以成都铁路枢纽为中心,连通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融入“一带一路”国际运输大通道的铁路运输干线网络。将加快构建向北成都经达州、经西安至京津冀,向西成都经西宁、经兰州至中西亚、经格尔木至西亚和经拉萨至南亚,向南成都经宜宾、经攀枝花至东南亚、经贵阳至珠三角,向东成都经重庆至长三角等10条铁路大通道。

  以“十三五”重点铁路项目西成客专为例,该项目正紧锣密鼓地按计划推进,确保今年年底之前,全线主体工程如期完工,2017年4月全线完成铺轨,年底顺利通车。西成客专联接西安和成都,通车后从成都到北京仅需8小时。

  不只是铁路,据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四川将打一场交通大会战,规划投资5000亿元以上,2400余亿元投向88个贫困县。到2020年,修建高速公路出川通道24条,通车里程达8000公里,四川甘孜、阿坝、凉山三州州府将全部通高速公路。加快铁路大通道建设,出川铁路大通道由7条增至15条。把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与双流机场建成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和西部地区门户枢纽,至2020年航空运力每年超过1亿人次。

  四川还将完善综合交通网络,以建设跨区域电力输送网络、省内骨干电网、输气管网等为重点,推动能源网络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兴建一批重点水利建设项目,完善网络体系,提升保障能力和水平。

  发展动力更新

  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经济结构更优,发展质量和效益更高

  2月15日,成都高新区的年度工作会议释放出明确的创新信号——在1000多亿产业增加值、3000多亿工业总产值基础上,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布最新目标:建设万亿级创新创业中心。

  “十三五”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如何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去年9月,中央决定在四川等地区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这是中央赋予四川的重大使命,四川将紧紧抓住这一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把全面创新改革作为“十三五”发展的“一号工程”来抓。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这样的意图得到了充分体现,“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成为头号任务。

  在规划全文中,“创新”二字出现了170次,“改革”出现了91次,远高于“十二五’规划中的98次和69次,足见这两大关键词在“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性。

  规划提出,到2020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提升到2%、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5件等。支持成都国家创新型城市、德阳国家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绵阳科技城建设,选择一批市、县开展创新型城市试点。

  在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方面,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设新能源汽车、北斗导航、轨道交通、无人机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搭建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的新型研发组织,建设四川省产业技术研究院。

  2月14日,成都出台“人才新政十条”,设立2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对人才实施分类分层资金资助,对国际顶尖人才中荣获诺贝尔奖等世界知名奖项来蓉创新创业的,给予最高5000万元的综合资助;对顶尖团队中属于国家(国际)重大战略项目的,给予最高1亿元的综合资助。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四川普锐特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侯曙光博士的团队就是受益者。“现在是到成都创业的最好时候。”普锐特是一家集药品研发、生产于一体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成都“人才新政十条”的出炉,给普锐特这样的“双创”企业带来强劲的动力,侯曙光博士对此深有感触。

  民生受益更多

  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将更加着眼于“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

  今年起,四川省将向年收入低于国定扶贫标准的农村低保对象发放特殊生活补贴、向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的低保对象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

  2月22日,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正式确定四川2016年十项民生工程及20件民生大事。对十项民生工程及20件民生大事,各级财政拟安排资金1328.96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作为“十三五”时期的重要发展理念,共享发展更着眼于“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脱贫攻坚是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

  在规划纲要中,四川将实施扶贫攻坚单独成篇,对此,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王思铁表示,这既充分说明四川脱贫攻坚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又彰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补齐全面小康短板”的强烈意志。

  未来五年,四川将以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和高原藏区为主战场,统筹推进“四大片区”内外扶贫攻坚,实施“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和10个扶贫专项方案,通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2020年实现380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501个贫困村和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推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除了精准扶贫,四川还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更多发展中的短板——失地农民再就业渠道窄、劳动力产销不对路影响就业满意度;社保水平不高,一些人因病返贫;进城农民工长期未享受到完整的市民待遇。未来,也将着力解决这些难题,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

  “共享发展成果,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接下来的几年里,四川将在力保年新增就业100万人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就业的稳定性和含金量。

  医保异地结算范围要扩充,在重庆、新疆的基础上扩展到云南、海南等地;养老保险无缝对接……这些民生实事也有望在“十三五”期间实现。

  同时,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完善城乡均等的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体系,支持农民工和川籍企业家返乡创业,缩小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未成年人、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等民生项目,也将提上日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