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趋势:2016年国企改革将迈入新阶段
时间:2016-03-14 14:24 类别:中国
国企,曾在共和国历史中扮演过“长子”、“脊梁骨”的角色,撑起了计划经济大半个天空。改革开放以后,国企却未能跟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痛心彻骨的改制、清算之后,国企虽然恢复了部分活力,但新世纪以来由于推崇“做大做强”理念,在诞生了一众“航母级”企业的同时,也掩盖了国企本身的积弊。
近年,中国经济经历着调整转型的阵痛,作为仍是中国经济重点领域主力的国企,再次被置于改革的砧板之上。因为,在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体制的过程中,国企,必须做出改变。
2015年,可以说是制定新一轮国企改革计划的元年。《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关于鼓励和规范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的指导意见》陆续出台,为国企改革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2015年也是实践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元年。这年6月,中国南北车集团合并为中国中车,开启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大幕。此后,中远和中海、招商局集团和中外运长航集团等6对共12户中央企业进行了重组。
2016年,国企改革无论从顶层设计还是到具体落实都迈入了新阶段。3月7日,总书记在参加黑龙江省代表团审议时特别指出,国有企业要深化改革,要“借东风”,激发内生动力,在竞争中增强实力。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要求以改革促发展,并对国企改革的各项工作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国企改革的重点任务:“开展落实企业董事会职权、市场化选聘经营者、职业经理人制度、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等试点,深化企业用人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与市场化选任方式相适应的高层次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者薪酬制度。”
此外,针对民营资本在进入国有企业领域时常常遇到的“玻璃门”、“弹簧门”和“旋转门”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大幅放宽电力、电信、交通、石油、天然气、市政公用等领域市场准入,消除各种隐性壁垒,鼓励民营企业扩大投资、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在项目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等方面一视同仁。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严肃查处侵犯非公有制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合法权益的行为,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稳定的法治环境,促进各类企业各展其长、共同发展。”
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国企改革方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纷纷表示,实行国企改革是推动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环节,也能在化解过剩产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王永庆认为,“在当前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如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等,大部分产业是国企占统领地位或高比重份额,相信通过输出海外、淘汰落后、兼并重组化解等一系列措施,用几年时间可以完成这一任务。”
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3月2日表示,“央企是供给侧改革的排头兵,中国建材在行业去产能、结构性调整过程中责无旁贷。中国建材在行业里有‘五个带头’的宣誓,即带头淘汰落后,带头联合重组,带头不新建工厂,带头错峰生产,带头不打价格战。”
围绕2016年国企改革的具体操作,各部委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筹备与实施。3月6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的记者发布会上表示:“2016年是国企改革任务落实年,我们需要按照去年出台的文件持续推进各项改革和试点。作为发改委来说,我们要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等领域牵头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试点。”
在3月12日召开的“国企改革”记者发布会上,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表示:“国企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今年,国资委将在深入推进十项改革试点、推进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完成国有企业功能界定和分类、加大公司制和股份改革制力度等方面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