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国经济 > 亚洲 > 中国 >

2021年GDP增速目标为6.0%,保守吗?

时间:2021-05-28 17:49 类别:中国

2021年GDP增速目标为6.0%,留有了较大的余地。同时,就业、经济结构等反映发展质量的预期目标重要性提升。由于2020年的低基数效应,市场普遍预测2021年GDP同比可达到9%,显著高于《政府工作报告》增速目标。但事实上2020年没有设定具体的GDP增速预期目标,但在政策支持和全国各方努力下,经济增长潜能也被充分挖掘,实际的经济增长效果依然较好,GDP增速在二季度便实现转正,全年增速为2.3%,同期美国GDP经济下降3.5%,欧盟经济下降6.4%,日本经济下降4.8%。
历年GDP预期目标与实际增速
2021年GDP增速目标为6.0%,保守吗?
资料来源:Wind
由此来看,6%的增速目标既考虑了未来仍然存在的不确定性,又设定了增长底线,也不存在因为增长目标低于市场预期增速而发展潜能调动不足的问题。同时,设定较为温和的增长目标,也有利于防范局部领域经济过热的现象。
另外,从就业目标、财政预算安排、通胀预期目标设定以及宏观政策制定等方面看,综合增长目标并不保守。其中,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与2019年目标相同;财政赤字率按3.2%左右安排,高于市场预期的3%;专项债限额为3.65万亿元,仅比去年减少1000亿元;CPI同比预期3%,通胀容忍度较大。在宏观政策方面,确保2020年以来的积极宏观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过早退出,例如减税降费政策、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还将延续。“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结果”,是近年来经济目标制定的原则,根据这个原则,中国每年的经济增速基本与预期目标匹配。一旦明显不匹配,相关的调整政策可能就会来对经济进行向上或向下的把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展望
2020年宏观政策总量积极宽松,2021年则在总量合理适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结构性问题。
1、财政政策:开流节源、精准施策
从总量上看,2021年财政政策力度处于合理区间,更可持续,总体规模低于2020年但并不保守。财政赤字率按3.2%左右安排,高于市场预期的3%,尽管赤字率下降,但由于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财政支出规模还要比去年增加;专项债限额为3.65万亿元,也仅比去年减少1000亿元;减税降费政策继续优化和落实,并加强制度化和长期化。
继续开展财政政策提质增效的结果性调整,背后是当前经济复苏的结构性分化问题仍然存在,消费复苏相对迟缓,投资后劲不足,中小微企业脆弱性较大。面对这些问题,财政政策一方面将针对中小微企业增加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例如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另外,中央与地方的财政资金安排中,将更加倾向地方。
历年政府目标财政情况
2021年GDP增速目标为6.0%,保守吗?
资料来源:Wind
2、货币政策:政策想象空间变小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货币政策的表述并未较之前有明显改变,依然是: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强调了处理好恢复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
2021年,在经济继续复苏的背景下,政策大概率由“宽货币、宽信用”转向“稳货币、稳信用”,这体现了央行在2021年要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谨慎平衡,政策的想象空间变小。
社会融资和信贷扩张速度开始下滑
2021年GDP增速目标为6.0%,保守吗?
资料来源:Wind
去年,在宽信用和压降贷款利率的双重推动下,实体经济通过信贷获得了来自银行体系的让利。但今年宽信用转向稳信用,市场利率也将有所回升。因此从总量信贷的角度看,今年给予实体经济的支持预计不会比去年多。但从结构上看,央行再贷款再贴现、延期还本付息等结构性货币政策仍然有必要延续下去,并有必要探索形成常态化的结构性政策工具体系。同时,通过窗口指导、宏观审慎管理继续支持普惠贷款投放,也将在未来延续,以扩大支持小微企业的范围和时限。
2021年的开局如何?
面对增长目标,2021年的前两个月的经济表现很关键。从各领域PMI反映的情况看,排除季节因素影响的经济复苏仍然是可持续的。2月PMI仍处于荣枯线以上。但国内工业部门复苏面临趋势回调和信用边际收缩等因素的限制,同时考虑到2月春节假期的工业生产淡季,即便就地过年导致复工复产比预期要快,但制造业活动比1月更少。PMI下滑至51以下,更多的是季节因素。但未来随着信用平稳下滑,PMI较2月上行的难度变大。一季度在中上游环节通胀趋势持续的情况下,工业生产内部的需求仍然有盈利支撑,进而对生产的刺激可能会持续。因此3月及未来的PMI仍然可以位于荣枯线以上,但考虑货币政策在上半年仍将处于边际紧缩阶段,制造业生产的需求增长面临来自于信贷方面的约束,PMI回到前期高位的可能性较小。
PMI分项分化,价格提高,生产下滑,是否是滞胀?我们认为滞胀风险短期较小。因为分化是两个独立因素导致:价格更多是国际商品价格上涨,生产则是季节性因素。未来是否出现滞胀?在工业部门复苏完成的情况下,有赖于中国消费是否能够持续回升,以进一步带动中上游增量需求出现。
2月非制造业PMI下滑,很大程度上也因为季节因素。尽管就地过年增加了当地服务业消费,但很多春节的特有消费需求消失,对商务活动造成了短暂打击,但随着全球疫情形势渐好,国内社交隔离措施平稳退出以及节后返港复工,预计未来服务业和建筑业活动将继续稳步复苏。
PMI分项分化,价格抬升,生产下滑
2021年GDP增速目标为6.0%,保守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