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宏观政策协同性 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的区间
时间:2016-03-20 21:09 类别:经济政策
“十三五”是中国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决胜时期,同时也是中国发展的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对于中国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长远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3月20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展望未来五年,中国仍然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徐绍史指出,中国经济新常态有三个最大的特点,一是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的转换,我们看中国经济已经不能用传统的数据眼光来评价它,而应该用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三个角度来看中国的经济。
徐绍史表示,“十二五”的后三年,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的增长,我们五年GDP平均增长7.8%,2015年增长了6.9%,经济总量已经达到67.67万亿人民币,我们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的贡献超过25%。
二是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我们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都在不断的优化。我们通常讲两句话,中国现在是消费超过投资,就是消费的贡献超过投资,三产的比重超过二产,这个特征更加明显。此外,城乡结构在不断的优化,去年我们常住户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6.1%。
三是动力转换顺利快速推进。促投资、扩消费产生的内需拉动力,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迅速增长,急剧产生的新动能,还有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激发的市场主体的活力和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都带不断的增强。
徐绍史认为,“十三五”规划《纲要》描绘了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我们将围绕着引领经济新常态、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理念,来落实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五大政策支柱,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结构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的结构改革,发展新经济、开拓新市场、投资新领域、培育新动能,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具体来讲,一是要增强宏观政策协同性,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的区间。为确保经济增速处于6.5%以上的中高速,我们将创新不断完善宏观调控,强化经济走势的预测、监测、预警,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和价格政策的协调配合,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面进一步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为结构性改革营造一个稳定的宏观环境。
此外,还应积极促进消费升级。大力培育和拓展住房、汽车、信息、旅游、健康、养老、文化、环保等方面的消费热点,推动新消费、引领新供给、形成新动力。我们还要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大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投资力度,启动实施一批新的重大投资工程,同时我们鼓励民间投资、外来投资共同来参与这些重大的投资工程,着力的调结构、补短板,而且培育新的动能。
二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重点是要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也就是:积极稳妥的去产能,去产能我们从钢铁和煤炭入手,今后五年钢铁产能要去掉1—1.5亿吨,煤炭产能要去掉5亿吨,还要减量重组5亿吨。所以化解过剩产能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还要合理有序的去库存,主要是房地产库存。要积极审慎的去杠杆,重点是企业债务的杠杆。要多措并举的降成本,特别是企业的成本,包括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税费负担、融资成本、用能成本和物流成本,我们正在制定具体的方案。还要全力以赴的补短板,通过适度扩大投资,来补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短板。
“我们将努力打破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用改革的办法来推动结构性调整,完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和机制,最大限度的激活微观主体的活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徐绍史说。
三是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构建发展新体制。我们将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也要建立政府的全责清单和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这两张清单,最大限度的缩减政府审批的范围,更好的发挥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12358价格监管平台的作用,优化办事流程和服务的标准,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徐绍史称,我们将进一步健全现代市场体系,要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有序的流动、平等的交换、公平的交易,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四是要着力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拓展经济增长的广阔空间。我们将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积极培育中小城市的成长、特色小城镇的成长,大力发展智慧城市、绿色城市,建设和谐宜居的城市,同时还要加快城市群的建设发展。到2020年,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分别要提高到60%和45%。
五是要推动高水平双向开放,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对外开放新体制。提高自贸试验区建设的质量,对外资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反垄断执法,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我们将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也将深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塑造一个各国企业共享双赢、多赢的合作局面,使我们能够在产能和装备合作当中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