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国际经贸十大新闻
时间:2016-12-30 16:24 类别:世界经济
日本实施负利率
事件:当地时间1月29日,日本央行宣布从2月16日开始将商业银行存放在日本央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从此前的0.1%降至-0.1%,这使得日本央行成为继欧洲央行之后,第二个实施负利率的全球主要央行,也使日本成为此轮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第一个实施负利率的亚洲国家。负利率政策随后引发日本股市剧烈震荡,日元大幅飙升,日本国债收益率不断创历史新低,金融业受到打击,家庭和投资人信心备受打击。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多次表示,日本央行或进一步下调负利率。
点评:作为刺激经济的手段之一,实施负利率政策原本的目的是希望减轻企业负担,从而促进企业投资,进而起到拉动经济的作用。可是,日本在实施负利率政策后,并没有收到这一效果。由于对经济前景并不乐观,企业不愿扩大投资,而负利率政策让日本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进一步下降,进而影响金融股的表现,导致股市下跌。同时,由于负利率导致日元升值,令日本出口受到影响,让企业面临更大压力。“安倍经济学”的多项核心内容均未能让日本经济出现预想的复苏,“安倍经济学”破产之声越发强烈。
TPP正式签字
事件:当地时间2月4日,参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的12国部长级代表在新西兰奥克兰签署协定。TPP号称全球最大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历时5年,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秘鲁、新加坡和越南12个国家加起来所占全球经济比重达到了40%。一旦协定生效,TPP成员国将会面临产品、服务价格下降,物流速度增快的贸易新局面,各成员国可以取长补短,消费者将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点评:从谈判起,TPP就在多国引起争议。由于各协定成员国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在TPP谈判过程中出现诸多不同利益诉求。在农业问题、知识产权问题、投资者与东道国纠纷解决机制等方面,谈判各方一直在博弈。虽然协定签字表明各方暂时达成一致,但协定生效还取决于各国国内的批准程序。不幸的是,美国在进行了大选之后已经明确表示,暂停推进TPP在国内的批准程序。由于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明确表示,将在上任后签署退出TPP的意向声明,这让TPP面临破产窘境。
英国公投选择脱离欧盟
事件:当地时间6月23日,英国举行“脱欧”公投。投票结果显示,同意“脱欧”占51.9%,共1570万人;同意留欧占48.1%,共1458万人。英国将按照《里斯本公约》规定脱离欧盟。这一结果公布之后引起全球市场剧烈震动,英镑对美元汇率下跌10%,触及1985年以来最低水平。美元指数暴涨3%,黄金暴涨6%至1340美元/盎司左右。全球股市均不同程度下跌。留欧派的卡梅伦宣布辞去首相职务,特蕾莎·梅赢得选举出任首相,并于10月宣布,英国将在2017年年初启动“脱欧”谈判。
点评:英国“脱欧”公投结果让世界颇为震惊,在欧洲一体化进程走过几十年之后,英国的决定却给了其重重一击。对于英国来说,脱离欧盟的确可以免去一些义务,但同样意味着失去欧洲统一大市场的优势。在公投结果公布后,市场反映说明投资者对英国市场出现怀疑,这直接影响赴英投资;对欧盟来说,英国离开不仅意味着重要经济体的离去,也意味着开了成员离去的先河;对于世界来说,这是经济一体化进程遭遇的重创,全球经济通过协调统一立场的趋势遭遇挫折。
巴拿马运河扩建通航
事件:当地时间6月26日,巴拿马举行运河拓宽竣工仪式。巴拿马运河扩建历时近10年,耗资逾54亿美元。扩建后,运河能够通过的最大集装箱船的名义运力从之前的4000标准箱扩大到1.3万~1.4万标准箱,全球96%的船只可在这里通行,预计每年货物吞吐量将从目前的3亿吨上升到6亿吨。巴拿马运河主要服务于亚洲—美国东海岸和波斯湾路线,该路线占其业务总量的35%。中国是巴拿马运河第二大使用国,仅次于美国,第三为智利。运河扩建工程将为巴拿马财政部每年贡献4亿~4.5亿美元的额外收入。
点评:巴拿马运河是世界最大的水闸式运河。巴拿马运河的扩建将改变整个世界的航运版图,开启大宗货物的新航道。以液化天然气运输为例,此前世界上只有5%的液化天然气船只选择巴拿马运河通航,而在扩建后,将有92%的液化天然气船只可以使用巴拿马运河。此外,运力的提升将大大提升中国和美国东海岸之间贸易的效率,也有利于拉丁美洲东海岸的大宗商品出口到中国,对中国与西方的贸易意味着巨大的机会。
G20杭州峰会举行
事件:9月4日~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召开。峰会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形成“放眼长远,综合施策,扩大开放,包容发展”的“杭州共识”。峰会通过了《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制定了一系列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具体行动计划。蓝图第一次聚焦全球增长中长期动力,第一次制定结构性改革优先领域、指导原则和指标体系。峰会还制定了《二十国集团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和《二十国集团全球投资指导原则》,后者是世界范围内首个多边投资规则框架。
点评:G20杭州峰会为世界经济发展指明了新方向,规划了新路径,注入了新动力。“杭州共识”的世界意义在于,将使二十国集团在理念上有共识、行动上有计划、机制上有保障。中国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之际,利用G20东道主的身份,广泛听取意见,协调各方利益,谋求合作共赢,为世界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份赢得各方赞赏的“中国方案”,这标志着中国发展理念逐渐上升为国际共识,不仅提升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世界意义,也引领了世界经济的前进方向。
石油限产协议达成
事件:当地时间9月28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宣布,各成员达成限产协议。按此协议,OPEC决定减产以平衡市场供求,同时,为尼日利亚、利比亚和伊朗提供减产豁免权。这是OPEC自2008年以来首次达成限产协议,也是油价两年前因供应过剩崩跌以来的首份减产协议。11月30日,OPEC决定成员国将日均产量峰值控制在3250万桶,减产协议从2017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为期6个月。12月12日,OPEC又与非OPEC成员达成协议,由俄罗斯牵头的11个非OPEC国家同意自2017年1月份开始每天减产原油55.8万桶。
点评:国际油价的持续下跌终于让OPEC坐不住了,在几次协商无果之后,这份限产协议的达成显得尤为可贵。然而,协议能否真的让油价反弹仍有不确定因素。时间上,这份协议将仅仅维持6个月;内容上,OPEC为个别成员保留了减产豁免权;更为重要的是,以美国为首的页岩油生产大国并没有参与协议。上述因素让国际石油日产量存在不确定性,能否实现OPEC的减产目标有待观察。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在节能减排渐成趋势的大背景下,靠限制产量促成国际油价的回升绝不是治本之策。
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
事件: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IMF当日发表声明宣布SDR货币篮子的币种和权重相应进行了调整,正式扩大至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5种货币,权重分别为41.73%、30.93%、10.92%、8.33%和8.09%。同时,SDR汇率和利率也进行了相应调整,人民币汇率和3个月国债利率分别进入SDR汇率和利率的计算。人民币正式入篮SDR后,各国央行持有的人民币资产被IMF承认为外汇储备。人民币还成为IMF的交易货币。
点评:人民币正式加入SDR,标志着人民币向“储备货币”“可自由兑换货币”再迈一步,对人民币国际化有重要意义。同时,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有助于促进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改变以往单纯以发达经济体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格局,使SDR货币篮子的构成更能代表国际交易的主要货币,增强SDR本身的代表性和吸引力,也有助于提高SDR的稳定性,有助于实现全球风险的分散化和更有效的管理,提高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和韧性。
巴黎协定生效
事件:当地时间11月4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正式生效。这是继《京都议定书》之后第二份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议,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了安排。按照这一协定,各方将共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威胁,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尽快达到峰值,以实现将全球气温控制在比工业革命前高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控制在高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协定同时要求发达国家继续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援助,从而帮助后者减少碳排放以及适应气候变化。
点评:《巴黎协定》开启了全球气候治理新阶段,它的生效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一步,预示着未来全球气候合作将进入快车道。《巴黎协定》的生效为绿色产业带来重大机遇。各国在协定中作的“自主贡献”承诺,也是各自国内企业刚性的指标和制约,可能有产业阵痛,但在产业转型中将会出现新能源技术等大量技术创新和进步,还会有新的商业模式、交易模式等。中国为推动《巴黎协定》生效做出了巨大努力,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作用和理念也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美国总统大选
事件:当地时间11月8日,美国举行总统大选,最终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击败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当选下任美国总统。特朗普1946年6月14日出生于纽约,1968年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毕业后进入其父的房地产公司工作,并在1971年开始掌管公司运营。在随后几十年间,特朗普开始建立自己的房地产王国。特朗普在过去20年间分别支持过共和党和民主党各主要总统竞选者。2015年6月,特朗普以共和党竞选者身份正式参加2016年美国总统竞选。此前,特朗普没有担任过公职。
点评:毫无从政经验的特朗普赢得总统大选让人颇感意外。从特朗普之前表述的政策主张看,其当选有利于美国经济复苏和就业改善。无论是减税、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低利率、低汇率以及重振制造业,都将有利于美国经济复苏和创造就业。但从经济的对外政策来讲,特朗普主张提高关税和重新协商、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这虽然保护了美国企业,短期利于美国经济,但是将会损害美国主要进口国的利益。长期来讲,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利于资源全球范围内的最优配置,全球贸易在贸易萎缩的背景下将雪上加霜。
美联储加息
事件:当地时间12月14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0.5%~0.75%的水平,这是美联储时隔一年后再度加息。美联储在声明中称,今年年中以来,美国就业市场持续增强,经济活动温和扩张。最近数月就业增长稳定、失业率下降,家庭消费温和增长,但企业固定投资依然疲软。通胀率自年初以来上升,不过仍低于美联储2%的目标。美联储称,基于就业市场和通胀率的当前表现和预期决定加息,货币政策的立场仍然保持宽松,以支持就业市场进一步改善、通胀率重回2%。
点评:美联储的决定符合市场普遍预期。事实上,外界本来预计美联储会在今年内有数次加息,但最终这个数字仅为“一”。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国国内的经济数据起伏不定,让美联储不敢贸然采取行动;另一方面是因为全球金融市场动荡,英国“脱欧”等因素让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让美联储不得不按兵不动。除了美联储的表态,外界更关注的是美联储对经济前景的预测、未来的加息路径以及总统大选结果对美联储政策的影响。在特朗普赢得总统大选之后,美联储主席是否会换人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