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世界经济 > 全球经济 >

2015-2016年中国经济走势预测分析

时间:2015-12-11 15:18 类别:全球经济

●2015年和2016年很可能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的一个触底期,这一阶段的重要目标就是实现转型再平衡

●走绿色发展之路必须要依靠科技创新,只有科技创新才能够给中国的绿色发展带来更为广阔的空间

●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一不缺动力,二不缺机会。要解决关键问题,就要通过改革,系统降低中国经济运行的制度成本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呈现出哪些特征,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问题的解决路径在哪里?在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年年会上,国内外经济界的专家、学者与官员们济济一堂,聚焦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展望改革发展新图景。

看增速

转入中高速增长,今明两年要实现平稳触底

“去年10月份以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转型开始进入了下半场,短期内过快下滑的风险加大,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有可能超过以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判断,2015年和2016年很可能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的一个触底期,这一阶段的重要目标就是实现转型再平衡。

在刘世锦看来,实现转型再平衡,需要三个条件: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制造业等领域的高投资触底,实现平稳软着陆;严重过剩行业的退出和重组大体完成;新的增长动力可以填补投资减速和过剩行业调整留下的空间而有余,“主要包括制造业转型升级、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扩展,更重要的是创新。”

“中国经济2015年增长的目标是7%左右,我认为这个目标完全有可能达成,而且很可能达到7%以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认为,目前中国与发达国家尚存相当大的技术差距,在产业技术升级中还有很大后发优势。

“未来十年,经济平均增速会达到6.2%左右。第三产业的比重会上升到60%左右,第二产业在35%左右,农业会降到5%左右。要素生产率贡献的份额将会从目前的30%左右,上升到2024年的40%左右。”刘世锦预测。

“中国的经济增速的确在放缓,但仍在创造巨大的经济增量,从绝对值来看,需求仍然非常强大。”力拓集团首席执行官山姆·威尔士相信,中国经济转型会变得更加稳定和可持续。

谈转型

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实现创新和绿色发展

专家认为,过去30年,中国经济经历了以量的扩张为特征的第一次重大机遇;进入新常态后,将会迎来以质的提升为特征的第二次重大机遇。新常态下,经济提质增效、产业转型升级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人均GDP很低时,可以很好地利用劳动力资本实现高速发展,但一旦达到了中等收入水平,资源的调动能力就变得更加困难了。”美国纽约大学教授鲁里埃尔·鲁比尼认为,中国要实现中等收入到高等收入的飞跃,只能通过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

“‘两化融合’‘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等总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尤其是降低人工成本。”中航工业集团董事长林左鸣分析道,随着产业升级,中国会面临两个挑战:一是劳动力的素养要提升,“过去我们靠廉价劳动力曾经成为制造大国,一个初中生足以承担很多国家转移过来的低端制造业,但将来,一个大专生都不能胜任了”;二是随着劳动力需求的减少,就必须找到新的渠道满足就业需要,比如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商业模式的创新等。

“当前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压力是很大的。”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司长冯飞用数据解释道,去年,我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速为8.3%,工业领域制造业的投资增速低于13%,是多年比较少见的,“一方面,我们确实存在着产能的严重过剩,比较全面性的过剩,另一方面,消费结构也在升级,由过去新消费领域的横向拓展转到以既有消费领域的纵向升级为主,高端个性化的需求开始大量出现。”

“走绿色发展之路必须要依靠科技创新,只有科技创新才能够给中国的绿色发展带来更为广阔的空间。”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认为,当前以信息化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为主要特征,以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技术的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经到来,这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的交汇。

“要实现创新和绿色发展两大战略,我认为要做六个转换: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从传统发展模式向绿色发展模式转换;从被动跟随向主动引领角色转换;从技术突破和应用创新相对隔离向高度融合转换;从制造业服务业各自分工发展向一体化发展转换;从传统城市化模式向绿色智慧城市化模式转换。”对产业升级转型的路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这样描述。

话改革

只有改革才能消除体制性障碍,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过去20年的经验表明,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够消除体制性障碍,那么才有可能实现我们所期望的新常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说,现在的主要任务在通过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只要经济发展质量提高了,就不会有太大的麻烦,困难会一天天减少。”

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面临新形势。改革千头万绪,重点方向在哪里?

“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第一不缺动力,第二也不缺机会。要解决关键问题,就要通过改革,系统降低中国经济运行的制度成本。”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看来,这些制度成本不由市场决定,不能根据经济形势的好坏而变动,而是带有强制性的,“如果没有系统改革把制度运行的成本大幅度降下来,我们会损失掉长期增长的活力。”

“资本市场对于市场经济来说是一个枢纽,所以资本市场的改革应该放在一个非常优先的地位。”吴敬琏分析说,近年来围绕资本市场的改革,政府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市场监管怎么能够从过去以审批制为主的事前监管,改为以合规性监管为主的事中事后监管这一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这是一个涉及各个方面利益的非常重大的改革,非做不可。”

“中国规模很大,各地区之间还有巨大的不平衡,人口红利并不是说没有潜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认为,可以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区域一体化发展等举措,让制造业不要过早转向国外,而是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长人口红利。”

“就财政金融领域改革而言,我们在2015年一定要取得重大的阶段性进展。”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谈道,2015年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当扩大财政赤字规模,同时坚持把结构性减税和系统性清理收费结合起来,并盘活财政存量。

“应当以全面提升要素生产率为主线,把一批改革摆上优先位置。”在刘世锦看来,下一步的重点改革方向包括:重建和完善以中长期融资为重点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工具;打破刚性兑付,以局部风险的释放守住全局性、系统性的底线,特别是推动严重过剩行业退出和重组;基础产业领域要放开准入,转换机制,提高效率;加快城乡之间土地等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变“强政府”为“巧政府”,可考虑不再搞设定具体目标和技术路线的产业政策,而将政府监管主要限于环境节能、安全标准等外部性问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