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世界经济 > 全球经济 >

2016年全球经济前景展望

时间:2016-01-14 10:28 类别:全球经济

2016年元月4日(星期一),新年伊始,因担忧中国疲弱的制造业数据,以及中东地区不确定的政治局势,全球股市首个交易日一开盘,便受到重挫,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抛向投资者,令他们措手不及寝食不安。

中国的疼痛感最为严重,上证指数暴跌了6.9%,深圳综合指数又狂泻8%,A股遭遇两次熔断——熔断机制开始的第一天——恐慌提前收盘。在亚洲其它地区,东京日经225指数收盘下挫3.1%,韩国股市大跌2.17%,恒生更是跌了2.7%。随后欧洲各主要股指全线低开,德国DAX指数重挫4.3%,法国CAC 40指数下跌了2.7%,伦敦富时100指数也下滑了2.4%。随后,美国股市也不能幸免,道指一度大跌超过400点,跌破17,000点,纳斯达克更一度跌破4,800点。显然,恐慌导致市场掀起一片抛售潮!

两天后, A股更仅交易15分钟便提前收市。开盘仅10多分钟,沪深300指数便触发5%熔断线,暂停交易15分钟,恢复交易后跌幅迅速扩大至7%,市场提前收市。全天进交易15分钟,这在世界股市的历史上罕见……

全球各国经济现状

事实上,全球经济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至今已经走过7个年头,当前全球经济出现了一齐下滑的情况,验证了美国经济学家费雪(Irving Fisher)首次提出的:“债务沉积—通货紧缩”效应。他曾强调,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央银行货币供应不足,造成企业债务沉积,进而导致全社会通货紧缩与经济危机。

但是,美联储的多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其超量的货币根本没有疏通到企业,也没有去往美国家庭,而是因为银行惜贷,导致大量美元滞留商业银行内部,变成巨量的超准备金。

如果按照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解释,这一现象被视为“陷入流动性陷阱”。也就是超发再多的货币,经济毫无起色,也不会出现通货膨胀。经济非但不增长,物价反而下降了。比如,当前油价断崖式下跌。

近一年来,疲软的油价已将俄罗斯经济,推向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在经济陷入困境的同时,俄罗斯卢布急剧降至2015年的最低点,在12月30日最后一天的交易日,汇价跌到了1美元兑73.2卢布,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超过20%,卢布的困境,反映出俄罗斯严重依赖石油出口的严峻经济形势。

此外,因2014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和克里米亚,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的经济制裁。他们堵住了莫斯科的借贷之路,使其银行无法到国际市场上融资。西方的轮番制裁导致卢布狂跌、物价上升,经济遭受重创!尽管美国和俄罗斯在一些领域继续合作着,特别是与伊朗的核协议,但两国关系依然冷若冰霜。根据IMF的预测,2015年从俄罗斯流出的资金高达1000亿美元。

展望2016年,孤立俄罗斯的后果对其经济和人力资本是灾难性的,导致他们得不到资金、技术和新知识,在全球市场失去竞争能力。而且这一趋势正进一步地在加剧!

然而,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政治格局也笼罩在欧元区。民粹主义政党的影响力(无论是从左派还是右派)正蓄势待发,在欧洲和各国的政治议程中出现政策风险,比如开放的边界和移民政策、财政紧缩措施以及危机管理。

像是法国12月的地方选举,右翼政党表现出上升的超人气(主要是国民阵线)。而在西班牙——关键的欧元区非主要经济体之一(德国和法国是欧元区最重要的两个经济体),12月20日的大选产生了一个支离破碎的国会,很难组成一个联合政府,并且使向前发展的改革进程陷入瘫痪。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意大利。意大利集中了很大份额的欧洲怀疑论者,以及民粹主义政党的选民,包括葡萄牙新的少数党政府的稳定性,连同希腊政府都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从经济层面来分析,2016年德国GDP将从原先预测的1.7%,调整到1.4%,法国从1.4下调至1.1%。而意大利GDP仅为1.0%,西班牙是矮子中最高的,2016年GDP为2.3%。对于整个欧元区GDP的预测,依然保持在1.4%。

随着油价进一步大跌,相当于一次央行的货币刺激政策,对消费者来说无异于减税,可支配收入增加,他们可以借此机会增加储蓄、偿还债务和增加消费,显然有助刺激需求。那么,能源进口大国日本在新的一年里,经济前景又将如何呢?

2016年,受外部需求急剧放缓的影响,日本的出口和工业生产的标有所收缩,尽管日本实际工资增长的预期出现好转,但是国内私人消费依旧低迷。而且市场普遍担忧日本减少财政赤字的能力,其国债已上升至GDP的240%,预算赤字还在不断地扩大,预计2016年的赤字可能是GDP的50%。

眼下,“安倍经济学”的财政刺激计划已经遭到质疑,经济数据和舆论都认为,这些政策并未刺激消费者多花钱,结束多年通货紧缩的状况。因此,经合组织下调了日本经济的增长前景,从原先的1.2%调整到1.0%,比其它发达经济体更加疲软,比如美国。

因此,许多经济学家得出结论,美国经济已完全复苏:因为失业率下降到5.3%,只有通胀率尚未达到2%的目标(截止11月底,全年只录得1.07%)。

但是,据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数以百万计的失业人员(包括失业时间超过6个月)希望获得全职工作,不得已只能从事兼职的岗位,反映出经济持续疲软的一面。最重要的是,就业率(U-6)依然维持在12.6%的可怕水平。

即便美国房市成为美国经济中的亮点,也并非想象的那么强劲。自2012年开始,Case-Shiller房价指数已攀升了25%,依然需要额外增加20%,才能突破衰退之前的水平。

种种迹象显示,目前美国的经济情况与2007年相似,三年内再次陷入衰退的可能将是大概率事件。而之前美联储十年来的首次加息,恰恰是为今后危机之时的降息做铺垫。

中国经济展望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因为在未来若干年,中国将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其重要的地位,意味着世界经济都将仰赖中国的健康发展。

因此,当中国经济出现负面消息的时候,比如12月的采购经理人指数下降至48.2(低于11月的48.6),世界各地都感受到了它的冲击力,成为1月4日全球股市动荡的诱因之一。

然而,近两年来中国面临低迷的投资、制造业和产能过剩,政府开始快速地调整方向,努力降低过度依赖公共投资的预期。主席表示未来5年,只要保住6.5%的经济增长,就可维持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并下调了2016年的经济增长,从先前预测的7%降至6.9%。

不过,经合组织却将中国的增长预期定为6.5%,同时把2017年的增长率更下调至6.2%。所以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着重点,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强调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篇幅有限,不做介绍了),取代以“投资拉动消费”的增长模式。

总之,2016年,全球经济均不乐观,就像选丑大赛那样,最多只能相比谁不更丑。而中国,将抛弃新凯恩斯主义,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新常态”。一旦通过改革阵痛期,将重回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上。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