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托难”打脸安倍“女性经济学”
时间:2016-03-18 19:39 类别:全球经济
2015年11月23日,日本横滨,宝宝参加爬行大赛。
近日,一篇日本妈妈所写、题为《孩子上不了保育园,日本去死吧》的匿名博客在日本引发反响。一些有相同遭遇的民众组织集会、递交签名,向政府表达不满。首相安倍晋三也因此在国会上就该话题接受质询。
日本媒体认为,迟迟不能解决的“入托难”问题无疑给那些想要进入职场的女性铐上了枷锁,也反映出安倍标榜的“女性经济学”有名无实。
【匿名博客引风波】
“昨天,孩子上保育院‘精彩’落选。我可怎么办呀,大概不得不辞去工作了,”发表于2月中旬的这篇措辞激烈的博客文章中,这位妈妈如此写道。谈及安倍所谓实现“一亿总活跃社会”的目标,该帖愤怒表示“我不是活跃不了了吗!”
据日本媒体报道,写下这篇博客的妈妈尚不满35岁,本应处在事业上大显身手的黄金时期,却因为孩子沦为“待机儿童”而不得不面对育儿和工作只能二选一的困境。
2015年3月15日,日本东京街头一对母子。
所谓“待机儿童”,是指儿童符合保育园入园条件,却因为保育园满员而无法进入,只能待在家中。由于这位匿名母亲的遭遇在日本并非个例,她的不满迅速得到许多日本民众的认可和支持,让日本政府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
2月29日,安倍在国会上就该话题接受质询时称博客文章是匿名,因此不能确定真假。作为回应和抗议,一些同样是孩子没上成托儿所的人们3月5日在国会前集会,打出了写有“是我”字样的标语牌。9日,几名日本女性前往国会,向厚生劳动大臣盐崎恭久递交了约2.8万人的签名。签名是对博客内容感同身受的关西地区女性在网上募集的,她们要求政府完善保育制度。
在11日的参院全体会议上,安倍表示有决心实现儿童“零待机”。不过,他在答辩中却把“保育所”误说成了“保健所”,这一口误引发现场一片哗然,非但没有打开局面,反而火上浇油。
民主党党首冈田克也在11日记者会上主张继续追究此事。他说:“我怀疑,首相到底有没有理解拼命寻找托儿所名额的母亲的情况。”
【“入托难”成顽疾】
过去,日本女性结婚后通常会选择辞职,安心在家相夫教子、操持家务。“男主外、女主内”是日本传统家庭结构的真实写照。然而,由于经济持续低迷和老龄化加深导致的劳动力不足,越来越多日本妈妈近年开始选择回归职场,增加家庭收入。
但与此同时,日本现有的保育所、幼儿园等育儿设施的容纳能力却没有跟上社会经济结构和家庭分工模式的变化,导致“待机儿童”问题越来越普遍,逐渐成为日本家庭和社会的一大担忧。
日本公立幼儿园收费低,但有严格的准入条件,一般经济条件差且父母双方都工作的家庭,其子女会被优先安排入园。据日媒报道,为了让孩子进入保育园,有些父母甚至办理离婚,以便增加孩子的“入托”优势。否则,他们就得花高价把孩子送到私立幼儿园。日本私立幼儿园一个月的学费为10万日元左右(约合5733人民币),迫于经济压力,不愿意选择私立幼儿园的母亲只好在家照顾孩子。
2008年1月21日,日本东京的一家幼儿园,小朋友们在操场上用干毛巾摩擦身体,以增强抗寒能力。(图片来源:新华/法新)
日本保育院和幼师数量严重不足,是导致“入托难”的根本原因。由于日本幼师工作十分辛苦且工资低,幼师行业的离职率很高。根据日本政府2014年实施的薪资构造基本统计调查,日本幼师月均薪资为20.98万日元,远低于29.96万日元的基本薪资水平。
幼师数量不断减少,幼儿园被迫缩减入园儿童数量,使得“待机儿童”问题日益严峻。2015年,全日本“待机儿童”已增至2.3万人。如何改善幼师待遇、增加幼儿园数量,已成为日本政府急需解决的一大“顽症”。
【“女性经济学”?有名无实】
事实上,“入托难”是日本历届政府经历过的“老大难”问题,延续到安倍政权也属没有意外。但之所以这次会再度引发民众怨气,与安倍一边标榜“女性经济学”、一边却无意推动解决现实问题不无关联。
安倍二次执政以来,为鼓励女性再就业,提出了增加女性职场参与度的目标,期望到2020年,生育完第一个孩子重返工作岗位的母亲比重可以提升至55%。然而,政府一方面鼓吹让“女性活跃”、“女性进入社会”的政策,一方面迟迟无力解决儿童入托难等问题,致使日本女性难以真正回归社会。
2011年11月16日,在日本横滨的中屋敷幼儿园,孩子们在学习洗手。
日本媒体认为,这会进一步影响生育率、结婚率,老龄化等社会问题也会越来越严重,“女性经济学”实际上已成为有名无实的口号。
有日媒批评说,安倍政权表面上鼓励女性活跃,但女性的工资依旧很低,非正式员工很多,反映出安倍政权是在把女性当做廉价劳动力。
还有媒体指出,去年日本政府强推安保法的时候,国内女性对安倍内阁的支持率就已经比男性低10%。保育园风波引发的民愤如果继续扩散,自民党在今夏举行的参议院选举中很可能遭到女性选民的“当头一棒”。
共同社近日评论说,“入托难”问题的暴露令日本政府陷入被动,也让在野党抓住把柄不断追究,“可以预见,如果安倍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类‘乌龙球’很有可能使得安倍把政权送到别人口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