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国经济 > 非洲 > 埃及 >

埃及经济

时间:2016-04-14 14:10 类别:埃及

自 1952 年革命以来,埃经济先后经历了纳赛尔的 “ 社会主义 ” 国有化时期、萨达特的 “ 开放经济 ” 时期和穆巴拉克的政策调整、以西方债权国所提条件为框架的经济改革时期。

纳赛尔时期,埃实行土地改革,对工业、商业、银行、保险业、运输业以及进出口贸易实行国有化,并依靠苏联搞 “ 社会主义 ” 和 “ 计划经济 ” ,工农业有一定发展。但由于政策过左和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埃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到 60 年代后期,增长率降至 1.5% 。

萨达特执政后,实行开放政策,大量吸收外资,在强调国营企业为支柱的同时发展私营企业。同时,开放封闭八年之久的苏伊士运河,大力开采石油,鼓励侨汇,发展旅游业。但私人资金集中于商业和其它容易获利的行业,致使埃国民经济结构比例严重失调,财政入不敷出,靠借债度日,外债由 1970 年的 40 亿美元猛增至 1980 年的 300 亿美元。

穆巴拉克上台后,奉行 “ 和平、稳定、发展 ” 的内、外政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内外环境。穆将经济工作置于重要地位,并逐步调整经济政策。首先强调生产性开放,努力改变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局面。注重引导外援和外资流向生产性项目,限制进口,努力实现商品 “ 埃及化 ” ,同时鼓励出口,树立为出口而生产的意识,鼓励出口导向型产业的发展;第二,强调宏观调控,制定长远国家经济发展计划。穆执政以来,针对埃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制定了四个五年计划,提出了各个时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和主要发展目标,使经济在国家指导下按计划发展,针对埃人口增长较快,生存空间狭小的问题,又制定了 21 世纪经济发展长远规划,南河谷(又称托西卡和东奥维纳特工程)、北西奈(和平渠)、东塞得港、西北苏伊士湾等国家重点工程相继开工,计划至 2017 年将埃土地利用面积由 5% 扩大至 25% ,力图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实行慎重、循序渐进的经济改革。努力实现财政、金融平衡,降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增加外汇储备,保持经济稳定,通过私有化进程扩大结构改革,提高私营企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放开贸易并进行金融改革。同时顶住外来压力,坚持根据埃国情循序渐进,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照顾低收入者的利益,使经改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第四,加强外汇管理,努力增加外汇收入。 1991 年 10 月统一了美元同埃镑的兑换率( 1 美元= 3.40 埃镑左右),在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时果断干预市场,维持汇率稳定。第五,大搞经济外交,多方争取外援,就债务减免与重组同西方债权国进行多次谈判,在海湾战争及中东和平进程中与美等西方国家积极配合,赢得大量外援和巨额债务减免。

1991 年以来,埃成功实施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签订的经济改革计划,经济增长率逐年提高,预算赤字连续 3 年不到 GDP 的 1% ,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不断下降,汇率基本稳定,外汇储备增至相当于 15 个月的进口用汇,外债债务率和偿债率均在国际公认范围内,外国对埃投资明显增加,私营经济比重大幅提高,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根据埃及中央银行公布的 200304 财年(截至 2004 年 6 月)统计数据,埃本财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 3.7 %,较上一财年的经济增长率多出 0.6 个百分点,其中 2004 年上半年埃及平均经济增长率为 4.3% ,据埃及计划部预测, 200405 财年其经济增长率将达到 5 %。

由于近年来基本建设投资过大、消费品进口增加过快等原因,从 1999 年开始,埃及的经济增长速度显著放缓,并开始进入衰退。在金融方面表现为:银行银根紧缺、呆坏帐增加、外汇储备下降、汇率不断动荡下滑。股市也连续下跌,总市值比 1997 年的高位时缩水过半。 2001 年下半年,由于外汇储备日益紧张,埃及政府被迫将埃镑的汇率进行了多次下调,结束了埃镑近十年的稳定状态。 2004 年 11 月,埃及中央银行的汇率为 1 美元= 6.23 埃镑(中心汇率)。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截至 2004 年 6 月,埃人均 GDP 为 1174 美元。

虽然埃及政府采取紧缩银根、压缩基建战线、积极争取外援、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为出口商提供银行信贷和担保抵押等一系列措施,但至今仍未摆脱困境。 

1. 自然资源

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磷酸盐、铁等。初步探明的储量为:石油77亿桶,天然气11.6 万亿立方英尺,磷酸盐约12亿吨,铁矿1.82亿吨。阿斯旺水坝是世界七大水坝之一,全年可发电100亿度。此外还有锰、煤、锌、铬、银、钼、铜和滑石等。

2. 经济简史

自 1952 年埃及建立共和国到 80 年代初的 30 年间 , 纳赛尔和萨达特均仿效前苏联经济模 式 ,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 在各经济领域均建立了一大批国营公司和企业, 1981 年穆巴拉克继任总统后 , 开始考虑经济改革的问题 , 并于 80 年代中期推出了实行市场经济的改革方案。近几年 , 埃政府加快了经济改革步伐 , 制定了经济对外开放政策 ,   使经济发生了较大变化 , 出现了经济稳定发展的新形势。除粮食等极少数重要物资外 , 放开价格 , 取消政府补贴 ; ;1 991 年公布了新的企业法 , 在国营企业实行自主经营 , 自 负盈亏;实行国营企业私有化 , 已有 1600 个中小国营企业转为私营企业;鼓励外国投资 , 放宽外贸限制 , 并于 1991 年 10 月实行了统一市场汇率 , 外汇可自由汇出。

3. 经济概况

穆巴拉克总统执政后,把经济工作置于重要地位,经济有所发展。1991年,由于埃及在海湾危机中反对伊拉克侵吞科威特而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和海湾阿拉伯国家的赞赏,先后有20多个国家和金融机构向其提供贷款和紧急援助,并免除各种债务250多亿美元。1991年5月,埃着手进行经济改革,其主要目标是统一埃镑汇率,开放银行利率,控制通货膨胀,削减预算赤字,逐步减少对主要商品的物价补贴。1994年和1996 年,“巴黎俱乐部”又先后免除了埃所欠的82亿美元债务。1996年,政府制定第三阶段经济发展计划,主要目标是加快私有化进程、吸引外资、扩大出口,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在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投资环境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4. 交通运输

穆巴拉克总统执政后,埃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三个五年计划共投资 636 亿埃镑,占同期总投资的 17.7% ,海、陆、空运输能力增长较快。埃及政府决定在下一个 5 年计划( 2002-2007 )在交通运输方面投资 250 亿埃磅,其中道路投资 57 亿埃磅,铁路投资 64 亿埃磅,海运 38 亿埃磅,空运 59 亿埃磅,地铁 32 亿埃磅。埃及近年在交通运输方面取得的成就主要有: 2001 年落成的苏伊士运河上的悬索公路桥和铁路桥,开罗市内的爱资哈尔地下通道,卢克索机场及地铁 2 号线。

5.行业概况

(1).农业概况

埃及是个传统的农业国。虽然可耕地只占全国总面积的 3% ,但劳动生产率比较高,农产品产值占 GDP 的 18% ,吸纳了全国 13 的就业人口,农产品出口占全部商品出口的 20% 。

由于农业所具有的比较优势,随着现代技术的广泛推广和使用,农作物种子结构的优化,高产基因工程农作物的开发,信贷服务的提供,新加工技术的引进和营销服务的强化,埃及的农业产量和收入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从 1981 年到 1999 年,埃及开垦的土地从 180 万费丹增长到 800 万费丹,农作物面积从 330 万费丹增长到 1450 万费丹。

埃及的灌溉水资源来自尼罗河,气候条件适宜,全国各地可全年耕种。由于处在亚、非交界处,埃及的地理位置具有明显的区域合作优势,已成为该地区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

在过去的几年里,尤其是随着私营经济在食品加工行业的发展,埃及政府一直积极推动和鼓励私营经济对农业的投入。农业的投入和农产品的价格完全市场化,私营经济拥有农产品进出口权。另外,国有土地的份额和国有农业服务的比重也显著减少,主要农作物的生产率和产量都大大提高,农业出口增长到 20.4 亿埃镑。

棉花是埃及最重要的出口农作物。埃及的长绒棉被广泛用作高级的纺织品原料,其超长绒棉几十年来也一直被世界所选用。棉花市场于 19941995 年度完全放开,棉花现货和期货市场也重新启动。埃及的主要冬季作物是小麦、大豆、大麦和洋葱。主要夏季作物是棉花、水稻、稷和甘蔗。

(2).工业概况

埃及是非洲工业较发达国家之一,拥有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但其工业基础薄弱,行业发展也不平衡,机电产品自给率较低,机械制造业主要以装配为主。 2001 年工业生产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 18.4% 。

纺织和食品加工业是埃及的传统工业部门,占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石油、电力、建材、钢铁、水泥、采矿冶金、汽车制造、制药、化工等行业也具备一定实力。近年来,成衣及皮革制品、水泥、化肥、制药、陶瓷和家具生产等发展较快。

埃及工业企业过去一直以国营为主体,其 375 家国营企业的产值约占工业产值的 60-70% 。但国营企业中一些单位长期亏损,债务严重,濒于破产的有 66 家,已成为埃国民经济的一大包袱。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埃及开始积极推行以私有化为主要目的的经济改革,在改进国营企业管理,努力减免国企债务,给企业更多自主权的同时逐步实行国营企业私有化。目前埃及政府通过拍卖使 185 家国营公司和企业实现了私有化,并计划继续分批对其它国营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造。根据埃及工业部的最新数据,目前私营企业数量已占到埃工业企业总数的 80% ,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由于设备老化,生产工艺落后和员工素质亟待提高,埃及工业生产成本加大,产品质量难以保证,造成产品竞争力较低。埃及工业面临的另一重大课题是工业企业的现代化改造。埃及已经从欧盟和日本分别争取到了 2.5 亿欧元和一亿美元的专门贷款,计划从 2002 年开始全面进行提升生产企业现代化水平的改造计划,重点是更新设备、生产线和生产工艺,以及劳动力素质培训。

6.主要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199596年度):452.5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9596年度):737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996年):5.7%

汇率(1998年5月1日):1美元=3.4100埃镑

通货膨胀率(1996年):7.4%

失业率(1996年):约11.1%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