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国经济 > 亚洲 > 朝鲜 >

中远、中海探索国企重组新的模式

时间:2016-01-11 12:12 类别:朝鲜

据国资委网站11日发布的消息显示,国务院批复中远集团、中海集团进行重组。此后,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同时发布公告,宣布了系列资产重组方案。

 

据悉,此次共涉及内地和香港4家上市公司共7支股票,包含70多项资产交易,其复杂程度居中国资本市场之首,也是近20年来国际资本市场上极其罕见的复杂重组交易。这也意味着,重组以后,还有许多复杂的工作要做,大量的具体事务需要完成。因此,真正的重组成功,严寒需要一段时间,磨合时间可能更长。

不过,从当前国际航运市场以及我国航运业发展的实际来看,如果不进行战略重组,对航运企业来说,将会十分艰难。更重要的,通过此次中远、中海的重组方案来看,在重组的思路和目标上,也释放出许多新意,释放出国企改革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探索模式。而这种模式,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需要实现的专业化协作和共生模式。

按照消息显示的结果,两企重组整合后,中国远洋将成为位列丹麦马士基集团、瑞士地中海航运公司和法国达飞海运集团之后的全球第四大集装箱班轮公司,集装箱运力将占全球8%。中远太平洋在全球控股和参股运营的码头数量则将达到39个,泊位数达到172个。中海集运则将通过重组,转型为专业化的航运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集装箱租赁业务规模将排名世界第三。中海发展旗下的油运船队控制运力规模更将居全球第一,超大型油轮船队运力规模全球第二。也就是说,中远和中海重组以后,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其在全球的地位和影响、能力和水平都将大大提升,为今后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事实也是如此,尽管中远和中海、特别是中远在中国航运业的发展以及国际市场的竞争方面,做出了极大贡献,特别是在与韩、日两大造船强国的竞争中,取得了巨大突破。也正是因为中远、中海等的积极进取,中国航运业在全球的地位和影响得到了很大提升,也使得中国企业在与其他国家企业的竞争中,没有因为航运业的滞后而处于严重不利局面。

但是,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内外经济发展放缓,包括中远、中海在内的航运企业,也受到了严重影响,经营状况越来越差。特别是中远,连续多年居于企业亏损排行榜前列。其他航运企业,经营状况也十分不理想。而从全球范围来看,“运力过剩”也已是国际海运的普遍问题,就连世界一些大型海运公司也无法回避,海运公司结盟重组、削减成本早已成为趋势。如法国达飞海运集团就正在同新加坡东方海皇集团商榷并购事宜。相关专家认为,国际集装箱海运的“运力过剩”大概保持在30%左右的水平。显然,这30%的过剩运力,在短时间内是很难通过运力的增加来消化的,而必须由航运企业自身去消化。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我国的航运企业,不在专业化水平上迈出重要步伐,不有效推行专业化模式。那么,其在国际航运市场的竞争力就难以提升,过剩的30%运力,就很有可能由中国航运企业来买单。毕竟,国际航运巨头在专业化方面要远胜于我国航运企业。自然,竞争力也要远强于我国航运企业。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中远与中海的此次重组,就是立足于如何提高专业化水平、增强专业化竞争能力方面。如果在重组以后的运行机制、运行模式、运行体系等方面,能够一切按照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要求进行,那么,此次重组不仅会给国企改革带来一次新的尝试,也会给其他所有制企业的发展、改革、兼并、重组等提供积极的参考。要知道,实行专业化模式,并不只是国有企业需要这样做,其他所有制企业也需要这样做。国际上成功的企业,大多都是在专业化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眼下,正是新一轮国企改革全面启动的关键时刻,以怎样的方式、怎样的模式进行改革,也越来越受关注。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以及国企改革指导意见要求,国企改革将坚持一企一策的改革思路,而不搞“一刀切”、一个模式。而从近期央企改革的实际来看,也正是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的。南、北车的合并,目标是在高铁领域确立中国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以便于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算是一种模式。虽然这种模式不太符合市场化要求,但符合中国在国际高端装备领域提升水平战略;五矿与中冶的整合,则是为了针对当前有色金属产能过剩的实际,满足“供给侧改革”的需要,且双方不因为是世界500强企业而心生芥蒂,影响改革。因此,这样的改革模式,也是一种创新,能够为其他国企的改革提供借鉴。

对中远和中海的重组整合来说,自然是另一种更符合市场要求的重组模式--专业化模式了。尤其对处于困境之中的航运业来说,这样的重组更符合实际。一方面,国际透支巨头欢迎这样的重组,也希望这样的重组能够改变国际航运业过剩的问题;另一方面,又担心这样的重组,害怕中国航运企业重组以后,在国际航运市场的竞争力太强。可谓十分矛盾,也无可奈何。关键在于,重组后的中国航运企业,能否真正把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提升上去,让其他国际航运巨头真正感到有压力。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按照“一带一路”战略,航运业的发展,更应当跟上“一带一路”的脚步,要能够“一带一路”战略延伸到哪里,中国的航运企业跟随到哪里,且不出现“窝里斗”的现象。不仅如此,还要通过自身在国外的影响,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重组的最高目标。

从总体上讲,此次中远与中海的重组,是新一轮国企改革迈出的又一重要步伐,作为商业类企业,中远中海的重组,也为其他同类企业的重组提供了学习借鉴的机会。譬如工程机械、汽车等行业,是否也能够按照呈中远、中海这样的重组整合模式,更好地体专业化水平,也值得研究和思考。特别是工程机械行业,市场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程度,恶性竞争也令所有企业不堪重负,需要通过改革来改变这样的局面。

当然,在改革过程中,除了国有企业之间的重组整合之外,如何带动民营企业一起改、参与改,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包括航运业在内,所遇到的产能过剩问题,也不只是发生在国有企业身上,民营企业也同样受到了产能过剩的冲击和影响。如果能够在推动国企改革过程中,将民营企业拉进来,共同改、一道改,可能会对增强中国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产生极大的影响。不然,只有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提升,民营企业却在萎缩,对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所以,中远和中海重组成功以后,也可以在下一步的改革过程中,引入民间资本,实行混合所有制。如果这样,改革的成效会更大、影响也更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