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生存之本 是当好“中间人”
时间:2016-03-29 23:57 类别:中国
雷鼎鸣快人快语,一向以敢言闻名。除担任教职以外,同时在特区政府担任多项重要公共职务,是这届扶贫委员会的成员, 亦曾是人口政策督导委员会及长远财政计划工作小组的成员。
香港恐陷入“日本式”经济停滞
《21世纪》:财政司司长曾俊华预期今年香港经济增长跌至1%-2%,显著放缓,你如何看待香港经济的前景?
雷鼎鸣:我对香港经济的短期和中期前景不太乐观。其中,生育率低、人口不断老化是香港面对的主要危机之一。据统计,2011年香港40-44岁女性中未有生育者比例达到39%。虽然,政府十几年前已成立专责小组,但却未能唤醒社会的注意。同时,一些短视的政客为了拉选票,并非从香港的长远利益出发,阻碍政府采取措施来解决人口结构持续老化的问题。人口是一个长远问题,如果一直置之不理,未来将很难解决。
而且,香港财政收入在未来7-8年仍能保持盈余,这让社会大众产生了麻痹,忽视了人口老化未来对政府财政开支的潜在压力,可能出现日本式的长期经济停滞。按照推算,香港2029/2030年度便会出现结构性财赤,到了2041/2042年度,不但耗尽财政储备,还要欠债2710亿港元。
《21世纪》:目前推动香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哪里?
雷鼎鸣: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劳动力、资金以及人力资本。香港的绝对劳动人口数量将于2017年出现下降。资金的因素最不可靠,由于香港资金流动十分容易,如果香港投资环境好,全球的资金都会涌入香港;一旦环境转差,资金就会迅速撤离。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力资本,人的因素不单指劳动力的数量,更是指人的质素。在市场经济中,这又指人民掌握了什么知识或技术,以及这些知识技术有没有市场需求。
此外,制度的优势,包括香港的法治、自由市场,一直被认为是香港的优点,这的确很重要。但制度优势并非足以抵御任何冲击。民主和法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十分复杂。在发达经济体,民主程度的增加反而可能对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引发一定的道德风险。经济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推动经济增长的最关键制度因素,是既有制度能否奖励人民辛勤工作或合理投资,并保护他们努力的成果。
《21世纪》:当下香港很多的年青人面对高房价、低收入,缺乏向上流动的机会,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雷鼎鸣:最近十多年,香港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接受中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亦大幅提升。然而,这些数字中间存在一定的水分。政府在2000年推出的一个政策目标,要在10年之内提升香港的高等教育达到60%的普及率。当年计划公布前,据说负责教育的官员并未及早得悉这大计,但一经计算后,发觉要动用的资金太多,政府不愿出钱,计划于是打了折扣,新增学额中,只能以自负盈亏的副学士为主。这些副学士毕业生的收入却与中学毕业生相若,这就造成新的社会问题。这些副学士的毕业生自我预期过高,但面对现实的巨大落差后就会产生极大的挫败感。
通常经济处于上升阶段,个人可以通过奋斗向上流动。但目前香港经济发展处于一个低增长的状态,自然很难实现社会的向上流动。
当好“中间人”角色
《21世纪》:香港一直以来扮演连接内地与世界市场的桥梁角色,未来应该如何定位?
雷鼎鸣:香港经济靠什么才能生存?主要因为香港的地理位置靠近中国内地。香港经济最大的板块是进出口贸易和物流、金融服务业、专业服务和旅游业,都与内地经济关系密切,香港过去几十年来所赚到的钱,亦主要来自对内地经济所提供的服务。香港经济生存必须面对世界,面对内地,并且把内地和世界连接起来,这正是香港的经济特色。
香港未来需要继续当好中间人的角色,年青人需要同时了解内地和国际的需求,并且保持开放的心态,主动学习内地经济、政治等知识。
《21世纪》:最近香港社会对于经济转型和发展多元化的声音越来越多,你觉得香港需要经济转型吗?
雷鼎鸣:香港目前的劳动力成本太高,发展旧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绝对不是出路。香港很多大专院校的科技研究都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要发展高科技,必须与深圳的科技产业相结合。香港本地缺乏产业链,发展科技产业必须与深圳的产业链结合起来。
同时,香港可以吸引很多内地赴海外留学的高端人才,这些人才主要看中两点,一是香港是否有好的工作机会,二是香港是否能为他们的子女提供好的教育机会。但目前香港优质的学位不够。如果香港能够成功吸引一大批这类高端海归人才,将对香港及内地的高科技发展产生巨大作用。此外,香港要发展高科技行业,比如生物科技、通讯科技等,这些也需要获得中央的支持。